小米MIX2即将发布! 小编解读全面屏
虽然这几年手机的各项性能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外观却还是“千机一面”。“同质化”这个词,不知不觉已经说了好多年了。但今年手机市场一改常态,旗舰机型都开始在设计上做文章,纷纷赶上了全面屏的潮流。
所以今天借着小米MIX2和iPhone 8发布的契机,就和大家聊聊这个既熟悉,又新鲜的“全面屏”吧!
▋常见的全面屏类型1.上窄下宽型

提到全面屏,就不得不提到夏普的Aquos Crystal。虽然当时夏普没有使用“全面屏”这个词进行宣传,但不少人认为这才是全面屏手机的始祖。

Crystal的实际屏占比算不上特别高(约80%),但是它大胆的去掉了屏幕上边的“额头”。而一般人的阅读习惯,多是“从左到右、自上而下”,所以去掉上边框带来的视觉冲击是最直观、最震撼的。

但大家都知道,手机的额头并不是装饰。前置摄像头、听筒、距离感应器、光线传感器等等都聚集在这里。没了额头,这些传感器难道就不要了吗?

当然不是!像Crystal,它把大部分传感器都放在了手机的下边框。听筒则用骨传导来替代。因为手机下端的元器件增加,所以手机的“下巴”也长了一些。

去年小米MIX则更进一步,把距离感应器改成了超声波、用陶瓷发声代替骨传导。做到了手机正面不开孔、下方能看到的只有摄像头;下边框缩短,屏占比也更高了。顺带一提,小米MIX的屏占比,我实际测量大约是84.7%,比小米宣传的91.3%要低不少。

但是无论是夏普Crystal还是小米MIX,它们在使用上都有明显的问题。比如摄像头移到了右下角,自拍、视频通话的时候,手机需要上下颠倒过来才好用。

另外语音通话也是个大问题。目前无论是骨传导,还是陶瓷发声,技术都还非常原始。效果远不及传统听筒那么给力。像去年的小米MIX,通话音质不好、漏音严重就是一大败笔。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下一代的小米MIX2应该还会维持这种设计,但是下边框进一步收窄。这样一来留给传感器、摄像头的空间更少了。效果能不能做好,我觉得是有疑虑的。
2.上下对称型

作为少数有能力生产屏幕手机厂商,三星和LG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种屏幕形态,像三星Note8以及最新的LG V30。这种设计保留了手机的上下边框,但是宽度大大缩小。腾出了更多空间给屏幕。

保留手机上边框的意义,不只在于保留听筒和摄像头。更重要的是为先进的传感器预留空间。例如三星S8这小小的额头上,排布了7个开孔,6个传感器。正是有了这些传感器,才带来了虹膜识别、面部识别这些新功能。而这些新的安全认证方式,无疑会成为手机行业的下一个热点。

而至于保留下边框,除了工艺需求外,可能是基于防误触的考虑。在我们单手握持手机时,手掌心很自然地会触碰到手机的下边框。如果完全去掉下边框,将屏幕延伸到底端,就会很容易出现误触。用过三星S7 edge的朋友都一定会明白误触的痛。

对于横屏玩游戏、看视频的时候,这种保留上下边框的设计也更方便。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种“上下对称”的设计,是目前最“实用”的。既可以维持用户原有的使用习惯,也可以保证通话、自拍的质量。额头留出的空间还能为面部识别、虹膜识别作准备。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的全面屏手机,都是以这种设计为主。

但这种设计也不是没有缺点,一来视觉上没有“上窄下宽”那么震撼。二来,上下对称的全面屏手机,同时保留了上下边框,跟普通屏没有绝对的界限。像是vivo X20,金立M7 Power,甚至去年的ZUK edge,都说自己的全面屏手机。但实际上他们的屏占比差异巨大,谁是李逵,谁是李鬼,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3.异形全面屏要较真的话,上面的两种 “全面屏”设计,可以说都是名不副实的。毕竟这些手机,只是提高了屏占比而已,并不是整个正面都充满了屏幕。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有没有一种设计,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利用手机正面的空间呢?
要实现这种“终极幻想”,大概只能祭出终极大杀器——异形全面屏了。以即将发布的iPhone 8(也许会叫iPhone X?)为例,目前普遍猜测它会使用异形全面屏。

这种设计的手机,正面几乎全部被屏幕占据,只在额头上留出一个小的豁口,用来安放听筒和各类传感器。不必改变拍照、通话的习惯;面部识别、虹膜识别都不成问题。屏占比还能轻易突破90%,可以说各种好处都被它占了。

但按照现在的潮流,多是以对称、圆满为美。无论是iPhone X,还是Essential Phone。都需要在屏幕上沿留出一个豁口,无可避免地会破坏视觉上的完整性。今年年初iPhone X的图片第一次曝光的时候,讨论的焦点都集中在这个豁口上。觉得这种设计“丑”的人不在少数。
▋异形全面屏是未来?上面提到,异形全面屏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最接近理想的“全面屏”形态。不少媒体甚至鼓吹:异形全面屏才是王道。但是在我看来,异形全面屏是有问题的,但这个问题并非设计本身,而是在异形全面屏与系统、软件的配合上。

目前最主流的全面屏手机,无论是三星S8、LG V30或者小米MIX。它们虽然在设计上有不小的差异,但是他们选用的屏幕,大体上仍还是个规规整整的矩形;只不过比例更加修长、边角调整为圆角罢了。

这种选择是聪明的。像三星S8上市时确实有不少APP,与这块屏幕不能完美兼容。但好在屏幕规整,所以适配难度不高。到现在兼容性已经不成问题,绝大部分的APP和游戏都能充分利用这块全面屏的空间。像王者荣耀,甚至可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堪称“物理外挂”。

而异形全面屏的处境则尴尬得多。就拿夏普的AQUOS S2为例,它的屏幕上沿留了一个豁口。别看这个豁口面积不大,但是直接让屏幕上沿这块区域,处于两难的境地:这部分到底是要用,还是不用?

要利用这块区域的话。如果APP和游戏不加特殊适配,直接用到这类屏幕上。APP或者游戏的画面内容,很容易落到屏幕的缺口中,造成遮挡。这样的体验明显很不好。

如果让APP单独给异形曲面屏做适配。在安卓手机高度碎片化极的今天,也是不可行的。今天你夏普出一个这种形状的全面屏,保不准明天另个厂商又把屏幕做成另一种形状。软件开发者就得要一个个单独适配,这并不现实。

而夏普明显也是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采用更保守得策略:屏幕上沿的这块空间,尽可能不去用。所以夏普AQUOS S2的整个系统设计,都在有意回避屏幕的上沿。

运行APP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非常宽大的通知栏,不能显示APP的内容。

玩游戏的时候会显示一些快捷工具条,但不能显示游戏画面。

最终结果就是。AQUOS S2这块屏幕的“建筑面积”很大,但“使用面积”却跟普通手机没太大区别。全面屏的本来意义就在于提供更宽广的视野、显示更多的内容。如果多出来的这些屏幕空间,不能够为APP、游戏所利用,这样的全面屏,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当然我这里只是用AQUOS S2做个例子,完全没有贬低它的意思。我只想说,任何安卓手机,如果用异形全面屏,都无可回避地要面对这些问题。

但在iPhone / iOS上,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现在网上流传的iPhone X设计图,同样是异形全面屏设计。但它上沿的传感器只会占据非常小的屏幕空间。如果APP需要进行适配,也不需要回避太多。

更为关键的是,iPhone的机型非常少,也没有碎片化的顾虑;而苹果对于应用商店又有绝对的控制力。苹果只需向开发者施压,就能很好地保证App Store上应用和游戏,对异形全面屏提供良好的兼容。这对于安卓,尤其是国内的安卓应用来说,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虽然异形全面屏确实非常美好,但目前在Android平台恐怕行不通;只能期待它在iOS上大放异彩了。
▋全面屏的展望

其实从以iPhone为代表的新型智能手机之后,手机行业走向全面屏这条路其实已经成为必然。因为触控屏是智能手机交互的核心,而更大的屏幕显然是更有利于操作的。

这就可以解释:虽然“回归小屏”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息,但是市场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屏,而且还越做越大。其实想想,喜欢小屏手机的人,其实他们并不是喜欢“小屏幕”;而是喜欢方便单手握持、适合随身携带的“小机身”。

而全面屏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大屏幕和小机身不能兼得的矛盾,毫无疑问会成为手机行业的下一股潮流。也许它会跟指纹识别、4G网络一样。在“无用”的质疑声中渡过最开始一两年,然后成为所有手机的标配。
不过全面屏的时代才刚刚开始,相关技术还在不断进步。行还是不行?要做结论还为时尚早呢!
好啦,今天就先到这里啦。对于全面屏手机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里和我交流。喜欢问我的文章,欢迎点赞+收藏,配合打赏效果更佳。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