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沉迷游戏世界,作息紊乱怎么办?高情商父母这样做
有很多家长私信反馈说,自己的孩子整天捧着手机玩游戏,一到假期更是玩得昏天黑地,经常玩到半夜三更,第二天睡到日晒三竿还不起,无论父母怎么劝说孩子都无动于衷,甚至紧锁房门,拒绝与父母沟通。
父母们看了很多育儿书籍,也学了很多的方法技巧,但仍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的确,如果父母无法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管道,甚至是无法搭建沟通的桥梁,就无异于人体的某处血管被堵塞,长期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2020年5月6日,辽宁省葫芦岛市一初三学生,因玩游戏充值了6万余元,被父母发现后从家长阳台跳下,最终离开了人世......
杭州11岁男孩因不肯写作业,被父母砸掉了手机,一气之下从12楼一跃而下......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更有不少孩子因为陷入手机游戏而辍学在家,正是大好年华,让家长感到又痛心又无奈!
然而,我们不禁也要问一句:一切问题的罪魁祸首真的是手机游戏吗?
我相信有一半以上的家长会是肯定的回答。甚至有家长会说:“你这不是在为游戏公司开脱吗?”
这当中,是否存在着其他的因素呢?
在接手了大量的个案咨询后,我们总结了这样一个规律: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无论是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还是厌学辍学,父母的不当管教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父母们可以回忆一下:
1. 是否有对孩子进行过训斥、责备、唠叨、催促、打骂等管教行为?
2. 是否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甚至是糟糕透顶?
3. 是否经常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
4. 是否对孩子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大发脾气?
5. 是否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夫妻争吵不休?
6. 是否侵犯过孩子的隐私和个人空间?
7. 是否有尊重孩子,平等交流?
8. 是否有跟孩子道过歉?
细细回忆以上8点,我们再来思考上面的问题:一切问题的罪魁祸首真的是手机游戏吗?或许很多家长也犹豫了。
我时常跟家长们说: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一味将问题缘由推脱给外界因素,并不能帮助父母解决问题,只能导致父母更加气急败坏,陷入“受害者的陷阱”。
事实上,无论是孩子沉迷手机还是厌学辍学、叛逆等问题,解决的方法重点永远是亲子关系,亲子沟通。
这世界上所有的关系都是通过人与人的沟通建立起来的,这其中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小王子》里曾有一句话说:
“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
但是,很多父母也很无奈,因为孩子整天捧着手机玩游戏,注意力都在手机游戏里面,根本就不愿意和大人沟通,有的孩子甚至是紧锁房门,自我封闭,父母连孩子的面都很难见到,更别说沟通了,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够顺利打开孩子的心门,与孩子建立良性的沟通呢?
(一)停止一切错误的管教行为
父母的错误管教行为包括哪些?批评、训斥、责备、打骂、唠叨、说教、催促等,这些都属于错误的管教行为。
很多家长最常用的莫过于唠叨和说教。有的孩子放学回家就开始玩手机,一直玩到晚上10点还不见停歇。在这短短四五个小时中,很多父母们的唠叨和说教次数要超过三次,甚至是五次,十次都有。不信的话,下次可以记录一下。
唠叨和说教并不能让孩子的行为停止,反而会导致孩子情绪气急败坏,与父母针锋相对,甚至出现争吵、推搡等场面。
有个家长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场面:
孩子周五放学回家吃了饭之后就捧着手机在沙发玩,玩了一小时还不见停,我走过去说:“别老玩手机,对眼睛不好,你玩了有一个小时了,该停会了!”孩子听完不耐烦的回了句“知道了”,又过半小时,孩子还没停,我过去又说了几句,结果孩子拿着手机就回房间了。
我猜测孩子在屋里继续玩游戏,果不其然,我隔着门就听到他跟队友语音的声音,我大声敲门说:“你再继续这样玩,我就把网络关了,整天就知道玩!赶紧关了手机,把手机拿出来!”孩子听完我的话,大声吼道:“一天到晚就知道说我,你烦不烦?”
我听完这话气得不得了,在门口大声训斥孩子不懂事,不知道体谅父母辛苦,不上进等,孩子躲在屋里一声不吭......
在这位家长描述的这件事情中,我们看到的错误管教行为包含了唠叨、训斥、责备、说教等,然而,多管齐下仍旧也没有换来一个好的结果,反而导致母子俩产生了更大的隔阂。可是很多家长明知这样做无效,却仍旧继续做,这是因为他们已经脱离了管教孩子的圈子,进入到了情绪发泄的圈子中。
(二)以适当的提醒代替唠叨说教,尊重孩子决定
停止不当的管教行为之后,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好?明明看着孩子玩手机,不能去唠叨他,却又忍不住想说,结果可把自己给憋坏了。
在这里,我们便可以用上提醒的功能,让父母把自己的想法浓缩成简单的一句话:“儿子,妈妈觉得你现在可以去学习一会了,当然,你自己决定,这只是妈妈的建议。”说完这句话,父母便可以离开孩子身边,做自己的事情。
父母和孩子都是两个单独的个体,本就不应该谁是为了谁而存在。因此,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切记一点: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我们可以提出建议,但并不能控制他的行为。同时,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不应一天到晚围绕着孩子转。
如果父母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问题上,却没有花时间去思考自己身上的问题,以及丰富自身的知识底蕴,那么将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当我们用知识丰富了自己,同时也滋润了孩子,因为孩子是叶,父母是根。
(三)用适时的肯定和赞美,来引导孩子的语言和行为
瑞士心理学家贝特·萨勒在其著作《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实验:实验人员让参加测试的人,随意说一些词语,比如:房屋、学校、书等等;
当被测试的人依次说出这些词语的时候,实验人员会对其中的复数形式的词语(例如:学生们、教授们等),进行点头表示肯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测试的人会不知不觉地说出更多复数形式的词语,如下图所示:
由此,心理学家们得出结论:
“当人们在适当的时候受到鼓励与表扬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语言及行为。别人的肯定与称赞——实验中的“点头”,能使被试(参加测试的人)的行为不自觉地向着实验者希望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和沉迷游戏的孩子沟通时,我们同样可以使用这个技巧——用适时的肯定和赞美,来引导孩子的语言和行为,让孩子朝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比如说,我们希望孩子多和我们谈心里话,那么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孩子呀,你刚才那句话,妈妈听了非常高兴,也非常感动,因为你愿意和妈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了!”
或者对孩子说:“你刚才提的要求合不合理,妈妈暂不说,但是你愿意和妈妈说心里话这一点,非常好,要继续保持!”这样,孩子就知道,妈妈是愿意倾听自己心声的,妈妈的肯定实际上是一种心与心沟通的邀约,当孩子受到了妈妈的肯定和鼓励,当然就更乐意和父母谈心了。
父母们永远记住一句话:孩子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意识不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找不到源头,就好比我们面临三五条陌生的道路,不知道该往何处去,最终耗时耗力,也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可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