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耐心
小孩子在接触外界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疑问,也就是开启“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即便孩子周而复始的问你同一个问题,也请你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的温柔回答孩子,对待孩子不能如狂风暴雨,因为同一个问题而产生不耐烦的情绪,而是需要像细雨微风一般,把自己变成和孩子一般大的人,一点一点的解释给孩子听,和孩子找寻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乐趣。

第二点,陪伴
孩子在摸索新领域的时候,总是喜欢拉上自己认为熟悉的人,这时候爸爸可就不能退缩,一定要坚定的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很多情况下,在妈妈、奶奶眼中是非常危险的地方,爸爸能够主动保障孩子的安全性,可以很好的拉近爸爸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让孩子对你产生一种安全依赖感,当孩子想要去户外玩耍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只会是爸爸。

第三点,引导
孩子在3岁的时候,大脑的发育已经进展到了创造力的开发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引导孩子学习,可以通过读故事、唱儿歌、去游乐园(动物园)、看益智教育类动画片等,尽可能的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并解决问题,可以让孩子的学习更加轻松。而且利用搭建组合性的积木类玩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创造力,这样比单纯的给孩子买玩具要好得多。而且通过一些基础性的画画,可以让孩子通过绘画学到相应的表达能力,将故事书的内容、游乐园的景象,和爸爸在一块的情景,通通都表达出来。

其实爸爸并不能做到和妈妈一样的温柔与细心,但是却可以完成妈妈不能做到的很多事情,和妈妈形成刚柔并济的育儿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