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亚:东边“托管”西独立,领地撕裂背后的大国纷争
在浩瀚的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不仅以其气象万千的海洋风光吸引着游客,而且以它在国际交通线上的重要地位引人注目,有着“太平洋的中途客栈”。萨摩亚按地理位置分为东西两大岛群,一般说来从文化习俗和人员构成没有太大的偏差,最核心的区别东萨摩亚是美国的海外属地,即美属萨摩亚;而西萨摩亚1962年宣布独立,成立“西萨摩亚独立国”,从而成为南太平洋地区第一个独立的国家,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那个袖珍小国“萨摩亚”。实际上造成现在这个分离局面的背后,正是各大国在太平洋上多年利益争夺下的典型产物。
从原始步入文明,列强觊觎
1787年,法国探险家佩罗斯率探险队来到萨摩亚海域,他是有史记载的第三个到达萨摩亚群岛的航海家,后来陆续有探险者造访于此,进行考察。直到19世纪,白人才开始到萨摩耶群岛定居,其中大多数是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的囚犯,这些囚犯因为卷入了萨摩亚内战,受到当地酋长的雇用,所以很快被接纳了。
到了1830年前后,欧洲商人斯托瓦斯和汉金与萨摩亚人建立了最早的两个“欧-萨”家庭,随着太平洋贸易的发展,萨摩亚群岛逐步成为英、德、法等国商船的补给地之一。
由于西方列强的不断干预,19世纪的萨摩亚社会出现了大动荡,内部战乱不断,族群对峙,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塔瓦拉奥和侄子拉乌佩帕。而西方人认为萨摩亚应该效仿夏威夷,结束地方分割局面,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于是越来越多的强国插手进来,搅动这一锅粥。
萨摩亚领土上的“三国演义”
英美领事鉴于萨摩亚的拉乌佩帕所在地区是白人聚居的地方,认为应立拉乌佩帕为国王,但塔瓦拉奥反对。1866年底,拉乌佩帕的支持者在马塔乌图建立政府,宣布拉乌佩帕是马列托亚家族最高和唯一的马列托亚,并由他出任国王,各区可派代表参加马塔乌图政府。塔瓦拉奥的支持者立即对此做出反应,在穆里努乌建立另一政府,两个对立的政府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斗,互有胜负。
- 英、美、德领事陆续介入
1873年5月,在英、美的调停和压力下,双方签署停战和约,同意建立以拉乌佩帕为国王的中央政府。8月,中央政府宣告成立,拉乌佩帕为国王,7位高级马他伊组成塔伊穆阿委员会即上院,36位地区马他伊组成法伊普雷委员会即下院。新政府确定了国旗并在美国总统特使斯坦伯格的帮助下起草了临时宪法。
西方人之所以建议成立萨摩亚中央政府,是因为他们要建立一个唯命是从的傀儡政府,使其利益能得到足够的保护。
到了1875年,在英、美、德等国的压力下,萨摩亚政府又通过了新宪法,决定由马列托亚家族和图普阿家族的代表组成双国王。但在选举国王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在美国总统特使斯坦伯格的影响下,萨摩亚修改了宪法,取消了双王制,改为双王轮流制,任期四年。完成一次轮换后,再举行公民投票决定是否继续这种制度。
拉乌佩帕首先出任国王,但国王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但是这样的妥协得到各方的认可,修正后的新宪法于1875年5月18日正式生效。拉乌佩帕出任国王后的第四天,斯坦伯格便辞去“美国总统特使”之职,就任拉乌佩帕政府总理和首席大法官。新政府的突出特点是斯坦伯格集行政、司法大权于一身,成为萨摩亚的实际统治者。
- 三国利用王位之争,只为攫取各自权益
不久,拉乌佩帕国王发现斯坦伯格有为德国谋取利益的嫌疑并告知了英、美领事,于是斯坦伯格被强行驱逐。设在穆里努乌的塔伊穆阿和法伊普雷两委员会对国王签署驱逐令一事非常恼火,在塔马塞塞的领导下废黜了国王拉乌佩帕,王位之争再次凸显。也就是说,英、美、德三国领事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与萨摩亚不同的派系勾结,挑拨煽动,统一的局面不复存在。
这时候,萨摩亚人逐步意识到欧洲居民对土地的要求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希望由某大国提供保护。1877年,穆里努乌派代表团赴斐济试探英国保护萨摩亚的可能性,结果被婉言拒绝。同年,东萨派使者赴美游说,希望得到美国的保护,但是也没有成功。
而美国只是希望在图图伊拉建立军事基地,并于1878年1月16日在华盛顿与萨摩亚签订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是:萨摩亚给予“美国进入和使用帕果帕果港,在那里或港岸上建立煤及其他供应品补给站的特权”,显然这种特权是排他性的。德、英先后于1879年1月24日和8月28日与萨摩亚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萨摩亚给予德国在萨卢阿法塔港建立海军基地的排他性权利,给予英国在除阿皮亚、帕果帕果和萨卢阿法塔以外的港口建立海军基地和煤补给站的排他性权利。
从三国“共管”局面,到东西分道扬镳
三国的持续周旋,不但没有解决掉萨摩亚长期以来的王位争斗,反而成立了一个三国领事组成的新政府,也就是说萨摩亚的内战实际上已经向着三国间的直接对抗演化了。
越发激烈的竞争下,德国建议英、美、德瓜分萨摩亚,没想到遭到对方的反对,到了1889年,德国公然对萨摩亚宣战,英美两国政府相继以保护本国利益为名派出数艘战舰前往萨摩亚,寻机对抗德国。俾斯麦无意之中得罪了英美,于是邀请对方前往柏林商议,随之签订《柏林协议》,确定了英、美、德三国对萨摩亚的共同保护,暂时平息了萨摩亚的混乱局势,三国的矛盾也得到了缓解。而对于萨摩亚来说,从此以后它失去了独立权力,陷入列强“共管”统治之中。
- “西萨”在德国、英国、新西兰的交替管控下走向独立
在谈判过程中,各方进行了妥协和交易。德国在西萨经营许多种植园,利益最大,因此西萨划给德国。而美国最大的利益在东萨,它要在东萨帕果帕果港建立海军基地和煤等补给品供应站,因而将东萨划给美国。
1900年2月,德国正式宣布成为西萨的保护国,同时任命西萨临时政府行政长官威廉·索尔夫为首任总督。索尔夫是个能力极强的人,他试图按照萨摩亚的风俗来治理该地,不仅解除了当地人的武装,还建立起四大家族成员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来稳定萨摩亚社会。索尔夫的经济管控手段是按照大种植园的政策实施,无异于加剧了他和小种植园主之间的锚段,这种模式更加像传统的殖民主义,于是激起了当地人的反抗,德国和西萨的矛盾重重。
没想到在德国一段管控周期下,20世纪初期欧洲大国尤其是英德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争夺殖民地的斗争越发激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英国就占据了不少德国的殖民根据地,西萨沦落到英国人手中,但是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西萨开始向联合国申请独立。
因为联合国下的托管委员会负责分配各大国的托管地,并对战败国控制的领地进行重新分配,联合国托管委员会将西萨列为没有能力行使完全独立权力因而需要在国际监督下实行内部自治的领地,让新西兰托管西萨摩亚。在未与西萨商议的情况下,新西兰与联合国托管委员会签订了托管协议,西萨人对托管安排非常不满,应萨摩亚人独立的要求,新西兰内政部助理秘书长福斯·沙纳汉作为总理特使于1946年底访问西萨,向西萨说明新西兰托管的目标是让其最终实现自治或独立。在这样的情况下,西萨才接受了让新西兰托管的决定,直到1948年,联合国大会才批准西萨摩亚的独立。
- 东边持续被美国管控,联合国也无权过问
《柏林协议》签订过后,沿着西经171°为界分裂的东部归属给了美国,并且也是在1900年开始管理的,美国国会将东萨划给美国的无建制属地,其地位既不同于关岛,也不同美国本土,双方属于隶属关系,但是又有很强的合作伙伴关系。
实际上东萨是不受美国国会建制法案的约束,对东萨的宪法拥有自决权,无须美国国会批准,这是东萨在宪法问题上不同于美国其他属地的一大特点。而且在美国同意东萨向美国国会派议员后,东萨和联邦政府的大多数接触就不再需要通过内政部的批准了。
美国内政部与东萨联系的主要事宜是内政部财政总预算包括东萨的财政年度预算,内政部向东萨派首席大法官并直接给东萨司法机构拨款。也就说东萨靠着总督实现了高度的自治,随着西萨的独立,东萨要求获取更多的自治权利,没想到美国也同意给予。这就维系住了东萨持续隶属美国,但是又不会宣布独立的局面。
东、西萨摩亚未来的走向?合并还是各自为营?
美国当初要东萨是看中了帕果帕果港可以作为它在太平洋的军需补给地,现在这种战略意义在逐渐削弱。但是东萨每年依靠美国大量的财政支持,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因此目前并不愿意并入西萨,加上双方长期以来不同宗主国的殖民意识洗脑,西萨人也没有与东萨合并的愿望。
但是如果美国对东萨不再感兴趣,不再给予财政支持,那么东萨自然会求助于西萨,要求合并或争取独立。因为东萨资源缺乏,独立的可能性不大,将来最大的可能是东萨向西萨靠近实现民族统一,西萨国名的改变为将来的民族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所以此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无论东、西萨将来走向何方,可以肯定的是,萨摩亚传统的马他伊体制将会受到越来越大的排挤,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德才兼备的人领导国家。许多在海外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的萨摩亚人,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从长远看,这些具有现代思维的人代表着萨摩亚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