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于追求完美不自信,家长体会他们内心,注意培养好行为原则
早上刚到公司就被通知去开会,结果到了会场才发现主要领导都被老总叫走了去开紧急会议。剩下的这些人又不敢散了,就在一起聊起了天。
女人多的地方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果然,没过三句话我们这里性子最急的小娜就开始吐槽她家的老大:“玻璃心,公主病,特别难伺候,原来犯了错批评她,结果孩子爸说我太急躁,让我以鼓励为主,可就是鼓励,人家也是将信将疑的,认为你是哄她呢,你说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难带?”
大家听了她的话都说自己家的孩子也是这样,不是光她家的孩子这么玻璃心。
确实,孩子基本上都是如此,哪有那么完美的孩子,特别是自己也不是那么完美的父母,何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怎么样呢?同事家里面有个孩子特别优秀的,现在被国外某个大学邀请去作为交流学者,人家就是有经验,三言两语就说透了:
第一、过于追求完美的孩子不容易自信
她家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感触最深的是有一次孩子回家特别的难过,那时候大概是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她问孩子为什么那么难过,孩子说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一道很简单的题,然后就丢掉了第一名,特别可惜。
她就问孩子当时为什么做错了,孩子说是因为自己太想拿第一了,其实那道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基本上是脑筋急转弯那种的,没有标准答案,她却为了保证完美写了一个自认为最新颖的答案,结果就悲剧了。从那以后孩子就吸取了教训不再过于追求完美的结果,而是过程的严谨,反而越来越成绩上升得快了。
第二、孩子的自信来自于养成的习惯
有很多的孩子做事没有章法,想到哪就做到哪,往往顺序不对还要推倒重来,结果反而容易耽误时间并出现问题。
家长要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比如说今天迟到了,就要让孩子回顾一下:是不是昨晚没有准备好今天要用的东西,导致早上起来现找、现翻腾。
是不是文具和书包睡觉前没有收拾利索等着早上早起会儿收拾,但是早上又想多睡5分钟,结果就什么都一团糟了,让孩子出错几次,家长不必帮忙,孩子就学会了如何养成好习惯了。
第三、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有效的方法
家长要做的事就是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流程和学习的流程,让孩子在一遍遍的执行中不断总结出适合他自己的方法。
生活习惯的养成很容易被家长忽视,认为就那么几件事,但就这几件事也有先后顺序的,顺序搭配合理了,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学习习惯中逻辑顺序更加重要,孩子从小要养成有计划、有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的良好习惯,每个环节都不偷工减料,日久天长,自然效果就比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孩子效率要高很多。
孩子在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变化、自己的收获,自然就慢慢有了信心。这比家长天天在孩子耳边唠叨和打鸡血要有效很多,而且不会造成孩子的反感和认为家长就是在为了鼓励他而撒谎、夸张。
孩子们其实是很聪明的,能清楚的分辨到底是不是自己进步了,是不是家长在为了鼓励她而编造,所以家长不要认为孩子们不懂就瞎糊弄,而是应该采取以下的原则:
首先,要实事求是
孩子进步就是进步了,而退步也要坦然面对。但是进步的原因和失败的过程一定要回顾一下,不带任何情绪的帮助孩子回顾这个过程。重点是帮助孩子避免下一次的失败,告诉孩子应该重视分析而不是失败了只有情绪。
失败是非常正常的,但如果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那下一次还会失败。让孩子懂得理性对待失败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失败是在向成功的路上又行进了一步,这种心态一定要让孩子保持。
其次,当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进步的时候要找出进步的点
很多孩子最后放弃的原因就是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光看到一连串的失败。当孩子进步的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进步:也许不是具体分数,但是同比自己之前只要有进步了就是收获。
比如孩子以前完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要一个小时,现在一个小时能完成一篇1000字 的文章,这就是孩子的进步,让他跟自己对比而不是跟别人比,只要自己有一点点的进步就是收获。这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能够帮助孩子走向情绪的正向循环。
最后,要监督孩子保持
孩子心理的不成熟决定了他前进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陷入低潮,很容易全面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就是比不过别人,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的话,孩子就很容易放弃了。
家长作为过来人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局限,当孩子看不清前进的方向的时候,帮助孩子建立阶段性的目标,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细微的变化,这才是让孩子能够重拾信心,正确掌握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突破自己的正确的方法。
孩子的信心建立是逐步的,首先孩子要看到自己的能力,然后建立能力提升保证的思维,最后家长要监督孩子的执行中不会出现问题,这一系列的设计缺一不可,因为成长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这个过程中从目标不很清晰到完全确立,孩子自己不能够完全掌控,家长就要帮助孩子不断摸索和提升。只有这样一步步的才能建立孩子的自信体系。
【我是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