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悬崖上的采蜜人:与几万只杀人蜂共舞
原始森林里,千米悬崖峭壁上,在上万只杀人蜂眼皮下采蜜……在中国西南的滇藏边境,活跃着一群充满智慧和胆识的猎蜜人,他们在深山绝壁上寻找神秘而珍贵的食材——崖蜜,以此谋生。
5月20日是我国第一届“世界蜜蜂日”,摄影师和猎蜜人小蕊、小官一起,深入云南西部深山,拍摄了人类和蜜蜂之间,延续了上百年的采蜜故事。
小蕊在傣族寨子长大,从小便贪恋父亲从山里带回来的那一口野蜜。后来,她远离家乡到城市去工作,因为吃不惯市场上廉价、掺假的蜂蜜,加上在外漂泊的艰辛,索性和对象小官一起回到老家创业,开起“老农夫山货”的网店,成为职业“猎蜜人”,寻找记忆中的野蜜。
采崖蜜,在当地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12月到下一年5月,小蕊、小官和他的队友,都会开着租来的小货车,从普洱出发,沿着红河、临沧、德宏,从南向北,在云南西南部的大山里寻找崖蜜。
“这种由黑大蜜蜂酿造的蜜,无法人工养殖采摘。”小蕊说,黑大蜜蜂采深山百花,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做窝,所以崖蜜十分稀有珍贵。
身披迷彩,肩挑手扛,每一次采蜜奔波几百公里,对他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每次外出采蜜,他们都会带着炉灶和食物,有时候食物不够吃,还得就地取材填饱肚子。根据几十年的经验,生火做饭的地点一般选在山洞里或溪流边,取水方便、防火防雨。
要想找到品质上乘的崖蜜,有经验的采蜜人是关键。悬崖采蜜的技艺,大多只在父子间传承,在当地,很可能方圆几十公里的寨子找不到一个采蜜人。这项工作既辛苦又危险,只属于艺高人胆大的男人。“最年轻的十五六岁,最大的不过四十岁。”但是,无论年龄多大,采蜜人都是队伍里的“大师傅”,有很高的威望。
崖蜜高挂,崖蜂攻击性又强,每次采摘前,大师傅会安排拜山神仪式,祈祷能平安、丰收。这次采摘,小蕊他们带了两只土鸡祭拜,仪式结束之后,再把土鸡和火腿一起炖了吃。“山神已经吃了鸡的灵魂,所以人吃掉鸡的肉。”但实际上,因为采蜜消耗体力严重,一旦开始很难暂停,所以猎蜜人需要大量的肉类蛋白质补充体力。
“一支崖蜜采摘队伍,会有8到10个人。”小官介绍,一般是3个人拉绳子,1人在崖顶,2人在崖底,1人负责点火放烟,3人负责割蜜收蜂蛹。面对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悬崖峭壁,所有的人,都要服务好悬在空中的大师傅,保证大师傅的安全,使他能上下左右自由移动,还要跟他配合,尽量接住十几公斤重的割蜜桶。
守蜜人先上崖顶捆绳子,制作绳梯或藤梯,这项工作要花费2小时左右。“我们做过最长的藤梯是800多米,而且足够结实,可以承重两个采蜜人。”守蜜人四哥说。
正常可采的崖蜂巢,每一窝都有上万只蜂,直径接近1米。只有靠烟熏把黑大蜜蜂暂时熏走,露出黄澄澄的蜂巢后,采蜜人才能进行收割。放烟的人还要控制好火苗,不能烧的太旺,不然烟会变小,烟一旦变小,崖蜂反复回巢、攻击采蜜师傅,都会带来风险。
“最难采摘的崖蜜,是凹进悬崖内侧3至5米的那种。”两年来,小蕊亲自跟采了十几趟蜜,最怕遇到凹陷的蜜源。虽然大师傅的身型体重,非常适合在绝壁悬崖上高空作业,但面对这种凌空凹陷处的巢穴,还是会很头疼。
这样的艰辛,能让他们更真切地体会到“劳动的成果似蜜甜”的含义。但即使这项劳动充满艰辛和危险,猎蜜人还是会遵守一条传承上百年的“规矩”,给崖蜂留一块蜂蜜食用:“这是人类和蜜蜂之间的约定,这样明年它们还会来这里筑巢。”
因为保证蜂蜜品质,坚持不掺假、售假,小蕊和小官的网店受到追捧,目前已经一个蓝冠。“去年各种蜂蜜加在一起差不多卖了3吨,除了蜂蜜,老农夫山货还卖土法熬制的红糖。”小蕊说,她的梦想是开一间专卖云南特产山货的公司,再就是赚了钱,买一辆进山不怕“水泥”路的四轮驱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