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所有的误会,都来源于你送的八音盒
?
中国唯二、故宫珍藏同款,瑞士送给美国的建交礼……这些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连城”,都装在了这个小小的八音盒博物馆里。
我一度觉得八音盒很俗。直到走进博物馆才惊觉,只见过地摊上八音盒的我,才是天下第一俗人。
3天前,如果有人告诉我圣诞节送我一个八音盒,
那么我会用微信发三千字绝交书,再把她拖进黑名单。当然,蓝朋友就更不用说了,3秒钟分手。
玻璃球塑料雪花、旋转木马、芭蕾男女,还有永远的《献给爱丽丝》——
这些刻意营造的梦幻、故作清新的粉嫩,在我看来只有一个词:
俗气。
送八音盒给我当礼物,简直是对我人格的否定。
直到因为一次偶然晃进了上海八音盒珍品陈列馆,我想对过去的自己狠狠地甩一大耳光——
我之所以看不见它的美,是因为一直被泛滥的表象蒙蔽,看不见它的过去。
在逐渐沦落为“庸俗浪漫”前的两百年里,
八音盒真的是浪漫的代表。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八音盒,出现在1796年的瑞士。不过5厘米高、纯金打造的小小“皇冠”,本体是个贵族书桌上的图章;
但只要你轻轻转动皇冠上的环,图章就能唱起一首民谣。放到现在,那就是总裁,签一个字就唱出一首歌,爽~~
紧接着,又出现了带音乐的怀表、带音乐的鼻烟盒、带音乐的香水瓶……
这多新奇啊,只要上紧发条,就能有乐声流淌;而这种金属撞击的叮咚叮咚,也和当下的乐器完全不同。
很快,八音盒脱离了附属地位,成为了最古老的“随身听”。
从一开始,八音盒就是为最顶层的王公贵族所准备的。
但刚走进八音盒博物馆的10分钟里,我难以想象曾经欧洲的贵族会如此“低调朴素”。
就像是外婆家陈旧的木头箱子,一个个大块头八音盒在昏暗的灯光里呆呆地站立着。
“也……太无聊了吧?”好奇心被高高吊起,又翻上来一层失望。安静,安静,又安静。直到翻开了木盖。
好像全世界的灯光都在这一刻同时打开,汇聚在金色的音筒、银色的音梳上,闪得人眼花。
整个博物馆都活了过来。
只要聆听它、抚摸它,听过它的声音,就会被它迷住。会感叹怎么会这么巧夺天工,这么精致。
而在馆内听到的每一段音乐,
都出自于几百年前的匠人之手,
蓦然有种很强烈的……时光穿越的感觉。
再看这个“不起眼”的八音盒时,心里蓦然翻上一层敬意:
它可是瑞士与美国建交时,瑞士送给美国的国礼呢~
最早的八音盒,是用圆筒上的钢针拨动音梳上的簧片来发出声音的;
最经典的八音盒,也是圆筒型八音盒的。
圆筒上的小钢针被一排梳子般的铁条(音梳)拨弄过,金属撞击发出“叮咚叮咚”;不同长短的音梳发出各阶音色,疏密的钢针控制节奏。
随着钢针和音梳的磨合,音色会越来越圆润。
制作圆筒的过程,就像“原始期”的音乐编程,根据五线谱,在滚筒上找好位置,再钻洞、插入钢针;整个过程完全由工匠手工制作。
瑞士工匠们做一个滚筒,最快六个月,慢则一两年。
一个滚筒如果承载四五首歌,那么它身上的孔至少得上万个,一个也不能错。而有些八音盒包含了4到8个滚筒。
为了保持音乐的稳定性,
调速器都必须是红宝石做的才可以。
而起初只有手表盘大小的八音盒,
渐渐地越来越大:
曲目扩展到8首之多,
可以进行全部循环和单曲循环;
不仅可以“弹出”和声的效果,连配器皮鼓、银铃都有了;当时的贵族甚至将八音盒当成了小型室内舞会的配乐。
想象一下,一个贵族的日常,是在八音盒的音乐声中醒来,就着“叮咚叮咚”吃早饭,下午用小型舞会打发时间,以八音盒的旋律作为配乐——
“对不起,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作为贵族标配,外貌不能输。
别看盒子外观不醒目,每一个都是意大利工匠手工制作。
名贵的梨花木,用不同颜色的木头拼贴图片,甚至可以达到用500种不同木材拼成100多种图形;
或是用一整根木头繁复雕刻——这样一台大型八音盒足以买一栋城堡。
是的,我知道这张照片拍得很差,但相信我,它是整座博物馆里最价值连城的八音盒。
八音盒博物馆有很多珍品。
“珍”到什么程度呢?全世界只有三个这样的八音盒,两个在中国,一个在故宫,另一个就在这个八音盒博物馆。
它就是真鸟做的鸟鸣八音盒。
鸟鸣八音盒跟圆筒型八音盒唯一的共同点,大概就是贵。
它没有曲调,模仿的只是小鸟的鸣叫;也没有“五线谱”,靠气流的作用,风箱发出“啾——啾——啾——”的声音。
但小鸟能够在树枝上跳动,也会张嘴拍翅膀。
听起来简单,其实需要250多个零件配合一致,才能保证小鸟精确的运动轨迹。
一开始的鸟鸣八音盒,只是用粘贴真鸟羽毛来达到“仿真”的效果;但是后来人们越来越不满足,竟尝试用真鸟来做八音盒。
没有防腐技术,活鸟抓来后掏空内脏制成标本,放置50年后检查羽毛、表情、关节是否符合制作需要。
因此做一只真鸟八音盒,需要两三代人、历时近百年。
幸好,如今真鸟八音盒早已绝迹。
而人造鸟鸣八音盒之精致、之好看……把所有雍容华贵的词都套它身上,都不为过。
然而在八音盒博物馆里,最显眼的是这些“大柜子”。里面放着比脸盆还大的金属圆片,一望过去便闪瞎了眼。
这些大柜子,就是圆片型八音盒。
每一张圆片都是一首歌,圆片表面有无数小孔,每个小孔代表一个音符,背后的钩子在转动时便会拨动机芯,传出音乐。
八音盒曾经被贵族垄断,但是平民对它的“觊觎”从未停止。这就有了圆片型八音盒的诞生。
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圆片型八音盒。圆片是由冲压机器生产的,大大降低了八音盒的制作成本。
唯一的缺点是体积极其庞大,像个立式空调。却又因为外形多是模仿大本钟的,特别具有厚重感。
19世纪末期的欧洲大陆街头,都摆着圆片形八音盒。
当时的平民只需要投币、拧上发条就能听歌了,堪称最早的点唱机。
八音盒的抽屉里还有不同的圆片,
可以听不同的曲子。
作为当时唯一能够演奏音乐的机械装置,不论在宫廷还是街头,八音盒都是娱乐大众的“明星”。
然而,一旦走下云端,它的“坠落”只是一瞬间的事。
当欧洲人还沉浸于街头点唱机,美国人爱迪生已经发明了留声机。从此,又是一番风云变幻。
但是,要说整个博物馆里最让我惊喜的,当属那些人偶八音盒。
怎么说呢,每一个人偶八音盒,都能让我脑补出一场大戏。
因为人偶们会随着音乐而动
从抽烟、拨灯芯
到写字画画
配上解说员的解说,就像是看了一场“古早版电影”。
博物馆里还专门配了“小剧院观众席”。
虽然西洋人偶出现得很早,但直到19世纪,才引来了大势。
巴黎裁缝们将潮流都穿上了粉妆玉琢的人偶,再将小型的圆筒八音盒组装在人偶身上。
但这些手艺,现在全都流失了。
20世纪以后的历史,对于八音盒来说近乎停滞。
留声机、唱机、录音机、CD机……每一个都冲刷着八音盒留下的痕迹。
但在两百年后的今天,
我人生头一次见到这么古老的装置,
却仍听到了最轻盈的声音。
因为每一只八音盒在形成之时,
都被倾注了如此多的专注与热爱。
也无怪乎八音盒博物馆的馆长山田晴美,一直奔波在世界各地,找寻那些保存完好的古老八音盒,修复,然后保存在了上海和日本岚山的八音盒博物馆。
因为有些美丽,不会被时光湮灭。
在一个网易云音乐评论区都能交友的年代,八音盒如今只是个会发出声音的装饰摆件。
当我们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义乌小商品,你就不会愿意花大价钱买手工制品。因为它们看起来相差无几。
久之,八音盒就等于俗——“叮咚叮咚”很俗,所谓的“奢侈精致”很俗。
但今天我才明白,原来我不是个没有少女心的怪阿姨,只是还没遇到而已。
所以,圣诞节请送我一个八音盒吧。
真诚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