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孩子免疫力的常见行为,你中了几条?
随着一波又一波的“跳崖式降温”,很多孩子也开始进入“生病模式”,三天两头的感冒发烧,整天咳咳咳,鼻涕吸溜吸溜的,让妈妈们心里备受煎熬。好像这些身体过于较弱的宝贝,怎么保护都不行,于是妈妈们心力憔悴的悲观“弃疗”,把这一切都归咎于体质问题,免疫力不太好。
其实,很多家长不知道,并不是孩子天生免疫力差,而是错误的养育方式,破坏了孩子的免疫力,才导致孩子总生病。下面6条破坏免疫力的行为,你中了几条?
1. 过早给孩子断母乳
2. 给孩子穿盖过厚
3. 稍有天气变化,就不让孩子出门
4. 经常使用消毒剂
5. 孩子吃的食物过于细致
6. 一生病就吃药打针
保护孩子免疫力,别太早离乳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母乳喂养至少要持续到宝宝6个月龄,而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母乳喂养应该持续到宝宝1周岁。孩子的免疫力系统要到4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母乳能够对免疫系统提供支持,为孩子提供抗体,以及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
断奶后,应及时接种疫苗
按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的保护孩子不受某些病菌侵害,预防、对抗传染病。有条件的家庭,二类疫苗(计划免疫外疫苗)最好也为孩子接种,从预防疾病的角度来看,接种二类疫苗,可以给孩子更多的保护。
不穿盖过厚,户外运动不能少
婴幼儿感冒大多和穿盖过厚,焐热出汗后着凉有关,家长不要盲目的给孩子穿厚衣服,可以通过摸后颈的方式,判断孩子是否穿盖合适。天冷时,户外运动不能少,能让孩子的呼吸道适应外界的温度,有助提高免疫力。
不把孩子当温室的花朵养育
生活环境不能过于干净,经常使用消毒剂,消毒湿巾,消毒洗手液等,不利于孩子免疫系统的成熟。让孩子接触到生活中的少量细菌,反而有助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饮食不要过于精细,杂粮粗粮同样很重要。
自限性疾病可以提高免疫力
孩子每次生病都是机体免疫力和病毒病菌的一次对抗,如果孩子一生病就吃药打针,就会提前把孩子的免疫细胞从“战场”中召回。一些自限性疾病,如感冒,通过自身免疫也能治愈。